-
- 青瓷模型合集 -------五代越窑莲花式托盏 越窑荷叶盏托 越窑青釉刻划杜丹纹罐 越窑青釉刻莲花纹盒 越窑青釉执壶 越窑青釉皮囊式壶 越窑鸡首壶青釉八棱瓶
-
12
-
- 汝窑天蓝瓜陵瓶模型 汝窑天蓝瓜陵瓶 文物简介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,古称汝州,因名。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,北宋时创设,烧制御用宫中之器,时间很短,数量也少。器型简单,但釉色温润柔和,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,并截取定窑、越窑的装饰技法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。 整体造型:瓶身巧妙融入瓜形元素,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,棱线分明。造型为撇口,直颈,长圆瓜棱形腹,圈足做花瓣式外撇,瓶体秀丽灵巧。线条美感:生动流畅的筋纹随着外壁舒展向上,深浅自如,纹理清晰,阴阳贯通吻合,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,展现出独特的韵律美
-
25
-
- 寿州窑 黄釉釉下彩瓷注模型 寿州窑黄釉釉下彩瓷注是唐代寿州窑的代表作品之一,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制作工艺。
-
7
-
-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无纹水仙盆 文物简介 高6.1厘米,深3.8厘米,口纵15.8厘米,口横23.1厘米,底纵13厘米,底横19.5厘米。 传世唯一无开片纹路的水仙盆,器形完整,足以呼应明代鉴赏家曹昭眼中“有蟹爪纹者真,无纹者尤好”的鉴赏观。 造型特点:椭圆形盆,侈口、深壁,平底凸出窄边棱,四云头形足,周壁胎薄,底足略厚。 釉色特征:通体满布极匀润的天青釉,仿佛雨后初晴的天空,给人以无限的温柔。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,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。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,是传世仅存唯一的汝窑无纹器物。
-
10
-
- 哥窑青釉鱼耳炉 哥窑青釉鱼耳炉是宋代瓷器名品,造型仿商周青铜礼器,端庄典雅。其釉面密布“金丝铁线”开片纹,青灰色釉厚润如油。此炉常置卧室,寓意夫妻和睦,为清宫旧藏,乾隆帝曾为其题诗,后世仿品难以企及原作风韵。
-
10
-
- 古代酒器窑青白釉注子温碗-北宋 北宋时期景德镇制作,它是宋代最有代表性也是较为考究的酒器。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四会仙条载:“凡酒店中不问何人,止两人对坐饮酒,亦须用注碗一副,盘盏两副,果菜碟各五,水果碗三五只,即银近百两矣。”注壶中盛满美酒佳酿置入温碗中,再在温碗中灌入热水,即可加温,又可保温,随酌随饮,其乐无穷,此注壶线条饱满流畅,筒形套盖,钮作蹲狮状。温碗壁近直,整体成莲瓣形,高圈足,与注壶相得益彰,是同类酒器中的精品。
-
-
- 寿州窑---黑釉双系罐-唐模型 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及其周边地区,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,盛于隋唐,终于唐晚期。唐代是寿州窑的鼎盛时期,其产品以黄釉瓷最为著名,同时也烧制黑釉瓷。黑釉双系罐是寿州窑黑釉瓷中的典型代表,展现了唐代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
-
-
- 寿州窑 黑釉钵-唐模型 寿州窑位于今安徽省淮南市上窑镇及其周边地区,创烧于南北朝中晚期,盛于隋唐,衰于唐晚期,前后延续约350年。唐代是寿州窑的鼎盛时期,其产品种类丰富,除了著名的黄釉瓷外,还烧制了黑釉、绛红釉等多种釉色。
-
-
- 洒蓝釉留白诗文笔筒 洒蓝釉留白诗文笔筒: 清康熙年间,高14.2厘米,口径18.6厘米,底径18.6厘米。 笔筒圆形,平底,施白釉,中央内凹,其外一周不施釉,为烧造工艺痕迹。内壁亦施白釉,外壁为洒蓝釉留白草书:“忽见师作,飘然不羁,迅疾骇人,焕若神明,顿还旧观。”末署“释怀素《自叙》,黄山臣翰书”。文句实为融合颜真卿《怀素上人草书歌序》及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中庾翼《与羲之书》中的名句而成。 洒蓝釉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的色釉,始烧于明宣德时期,但到清康熙时产量才有所提升。此笔简形体较大,工艺精湛,文字清晰,牵丝流丽,完美地再现了书法气韵,展示出当时官窑的烧造水准。
-
-
- 寿州窑 茶末釉木叶纹枕-唐 模型 唐代的茶末釉木叶纹枕是寿州窑瓷器中的珍品,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。
-
-
- 寿州窑---黄釉敛口瓷钵-唐 模型 寿州窑是隋唐时期著名瓷窑,位于今安徽淮南,因唐代属寿州而得名。其黄釉敛口瓷钵是典型代表。该瓷钵敛口、深腹、圈足,造型古朴典雅。胎体厚重,胎色白中泛黄,质地坚硬。釉色以黄为主,有蜡黄、鳝鱼黄等,釉面光润透明,常施化妆土以掩盖胎色。其烧制采用匣钵装烧,保证釉色纯净。寿州窑黄釉瓷钵体现了唐代富丽堂皇的审美,是研究隋唐瓷器的重要实物资料。
-
-
- 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3D模型 ID 172422
-
-
- 陕北地区地坑窑洞建筑景观模型
-
-
- 寿州窑 “大中祥符”铭黄釉模印龙纹枕 模型 寿州窑“大中祥符”铭黄釉模印龙纹枕是北宋时期寿州窑的珍贵作品。此枕略呈上大下小的方形体,枕面向下弧凹,四立面皆有模印花纹。施釉的五个面均有黄绿釉与白色釉产生的窑变釉,并有强烈的流动感,尤其是枕面,两种釉色在变化中交融,非常生动自然[
-
-
- 寿州窑---黄釉单耳瓶-唐模型 寿州窑黄釉单耳瓶是唐代寿州窑瓷器中的经典之作,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历史价值。
-
123456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