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- 汝窑天蓝瓜陵瓶模型 汝窑天蓝瓜陵瓶 文物简介 汝窑在河南省临汝县,古称汝州,因名。是北方第一个著名的青瓷窑,北宋时创设,烧制御用宫中之器,时间很短,数量也少。器型简单,但釉色温润柔和,在半无光状态下有如羊脂玉,并截取定窑、越窑的装饰技法,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。 整体造型:瓶身巧妙融入瓜形元素,腹部由凸凹的弧线组成似瓜棱式的形体,棱线分明。造型为撇口,直颈,长圆瓜棱形腹,圈足做花瓣式外撇,瓶体秀丽灵巧。线条美感:生动流畅的筋纹随着外壁舒展向上,深浅自如,纹理清晰,阴阳贯通吻合,给人一种玲珑剔透之感,展现出独特的韵律美
-
21
-
- 国潮风格IP形象,女孩 一位充满传统韵味与活泼气息的小女孩。她身穿精致的传统风格服装,蓝色的长袍上绣着粉红色的花朵图案,既体现了古典美,又不失少女的甜美与活力。 她的头发被巧妙地编成两条辫子,并用粉色和白色的花朵进行装饰,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。头饰则更加复杂华丽,类似花环的装饰让她宛如花仙子一般,充满了梦幻与神秘感。 腰间的红色腰带和小巧的流苏则为整体造型增添了一抹亮色,不仅突出了她的身材线条,还增添了几分灵动与飘逸。随风飘扬的下摆更是让整个形象栩栩如生,仿佛她正在轻盈地舞动。 背景的浅粉色与她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更加凸显了她的形象特点。
-
77
-
- 清代陶瓷 六方盖罐 造型独特,呈六方形,其线条刚直硬朗又不失流畅,转折处过渡自然,体现出造型上的规整与严谨。罐盖与罐体严丝合缝,契合度高。胎体早期细腻坚致,后期工艺有所下滑。装饰上,青花、粉彩皆有,色彩丰富,图案精美,将实用与艺术巧妙融合,承载着清代独特的审美与文化内涵。
-
-
- 青釉菊瓣式碗 青釉菊瓣式碗,造型别致,碗身如绽放秋菊,瓣瓣分明,线条柔美。青釉色泽清新淡雅,釉面光润如玉,映衬出器物的高雅气质。此碗既实用又具观赏价值,是古代陶瓷工艺中的佳作,令人赏心悦目,爱不释手。
-
-
- 古代酒器窑青白釉注子温碗-北宋 北宋时期景德镇制作,它是宋代最有代表性也是较为考究的酒器。宋·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四会仙条载:“凡酒店中不问何人,止两人对坐饮酒,亦须用注碗一副,盘盏两副,果菜碟各五,水果碗三五只,即银近百两矣。”注壶中盛满美酒佳酿置入温碗中,再在温碗中灌入热水,即可加温,又可保温,随酌随饮,其乐无穷,此注壶线条饱满流畅,筒形套盖,钮作蹲狮状。温碗壁近直,整体成莲瓣形,高圈足,与注壶相得益彰,是同类酒器中的精品。
-
-
-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模型 北宋汝瓷青瓷奉华碟 文物简介 高1.9—2.1厘米,深1.6厘米,口径12.8厘米,足径10.1厘米。底刻“奉华”两字,清高宗乾隆皇帝考证南宋刘贵妃善画,号奉华,又拥有大小两枚奉华印,而指出此件作品在南宋的流传经过。 特点:碟敛圆口,浅壁微呈弧形,平底,无足,造型简约大方。器形规整,线条流畅,体现了宋代瓷器简洁素雅的审美风格。 胎质:胎体较薄,胎泥极细密,呈香灰色,质地坚硬且细腻。 釉色:通体施天青釉,釉色温润如玉,纯净淡雅,宛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之色,具有独特的韵味。
-
-
- 散氏盘 散氏盘: 又称夨人盘,西周晚期青铜器,因铭文中有“散氏”字样而得名。清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(今宝鸡市凤翔区),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。盘高20.6公分,腹深9.8公分,口径54.6公分,底径41.4公分。圆形,浅腹,双附耳,高圈足。腹饰夔纹,间以兽首三,圈足饰兽面纹。内底铸有铭文19行、357字。记述地是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,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。 散氏盘的铭文是商周金文中的经典之作,据说如《兰亭序》在中国书法行书史上的地位,是篆书入门字帖。散氏盘铭文的最大审美特征在于一个“拙”字,拙朴、拙实、拙厚、拙劲,线条的厚实与短锋形态,表现出一种斑驳陆离、浑然天成的美。
-
123456789...113下一页